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校课程思政网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校课程思政网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思政课?
1.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2.课程思政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
思政课,立培育学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课程。
学生们步入人生的新阶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给他们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
什么叫思政课程化?
要求专业教师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同向同行。这就是思政课程化。
课程思政研究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实践观
实践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实践内化,把践行思政要素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实现思政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实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来源。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总结我国高校课程德育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高校课程思政的积极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研究和解决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必须在加强中改进,在改进中加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课程思政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当前课程思政建设仍然存在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缺乏整体性、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不足、改革实践进程滞后于政策安排等问题,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须由实践检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不断深入、持续推进的发展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全面推进思政元素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所有专业间的课程全覆盖,分层次推进在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的差异性融入,是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其关键在于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认识和认同、统合教学中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建立健全符合课程思政要求的评价监督体系等等。简而言之,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要在服务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长期实践中去检验。
课程思政建设要遵循整体观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须以整体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课程思政体系是一个组合系统,具有特定功能、特定结构和开放性知识,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既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强和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法。
中职四门思政课全称?
中职调整“德育”课程名称并优化课程结构。将“德育”的课程名称改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其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校课程思政网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校课程思政网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